- 代表風采系列報道之十(圖文)
- 本站編輯:湖南新發食品有限公司發布日期:2019-04-30 16:36 瀏覽次數:
“黃花王子”引智創新興農惠民
“加快打造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,加大對農產品加工的科技投入,加強扶持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,做品牌農業……”安靜的辦公室,噼里啪啦的鍵盤敲擊聲,顯得格外清脆,此時,一位年輕人正在電腦面前“奮力疾書”,他就是市十五屆人大代表肖智雄。
朋友們笑稱肖智雄為“黃花王子”,2017年,肖智雄作為一名基層農業生產者,被選舉為市人大代表,而且是祁東縣比較年輕的市人大代表之一?!包S花王子”的身上,從此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
履職期間,肖智雄通過參加人大的履職學習、視察調研、聯系群眾等活動,盡心盡力履行著一名人大代表所肩負的重要職責,引智創新,興農惠民。
農民的兒子難舍“鄉愁”
肖智雄生長在一個黃花菜加工企業主家庭,其父親常年從事黃花菜生產加工銷售,是黃土鋪鎮有名的黃花菜加工銷售大戶。自小耳濡目染,肖智雄立志像父親一樣,也要做個對黃花菜產業發展有貢獻的人。大學畢業工作后,放棄白優先身份,回鄉和黃花菜成了“好朋友”。
為什么回鄉?2010年6月,因市場上個別不良商販販賣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,使祁東黃花菜和紅薯粉條遭遇了一場較大的市場沖擊,正在長沙讀書的肖智雄,專程跑回來,對全縣部分大、中型黃花菜、薯粉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調研,對自己廠里的產品全部進行了質量復查,才放心地回到學校。
那次事件之后,肖智雄花費大量業余時間自學,拜訪黃花菜和薯粉生產加工大戶,調研村民黃花菜加工情況,特別提醒村民,切勿過量加入藥粉脫水殺青黃花菜,以免影響黃花菜質量和黃花菜產業未來的發展。
回到希望的田野上,肖智雄的想法也很樸實。在農村長大,也看到鄉親們種植黃花菜的不容易,以及農產品賣不掉時的無奈,對農村、農民的那一份感情,讓他回了中國移動、中石化以及銀行等企業伸出的橄欖枝,毅然回到農村繼續發展黃花菜事業,為家鄉42萬黃花菜農奉獻,讓他們就業增收,肖智雄感到無怨無悔。
市人代會上,肖智雄提出了一份《關于加快打造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》的建議。這份代表建議,正是體現了他心中所想,當前制約農副產品發展的主要問題是,大部分農產品沒有可執行和參考的標準,農副產品來自千家萬戶,品質也是千差萬別,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農業。
作為人大代表,肖智雄經常會收到黃花菜農反映各種問題的來信和來訪,即便再忙,他也會抽時間研究、接待?!耙獏^分哪些是個案、哪些是普遍存在的訴求,合法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,既要讓政府的政策得以貫徹、傳播,也要讓老百姓的合理需求得到回應、滿足,信任我們的黨和政府?!彼f。
每次“聊天”都是在履職
肖智雄常說,“做人大代表,就要架好與百姓之間的橋梁?!?/span>
為帶優先貧困群眾致富,肖智雄的公司在全縣黃花菜主產區協助20個貧困村成立黃花菜農民專業合作社,與貧困戶簽訂鮮黃花菜包銷合同。
“阿姨,這個黃花菜今年馬上要開始種了,要留心一下,有什么難題可以來找我?!秉S花地里,肖智雄正和菜農周阿姨親切地話家常。像這樣的聊天,幾乎每天都在上演。
“我也是老百姓,我碰到的問題可能別人也會碰到?!睆纳?、工作中發現問題已經變成肖智雄的一種習慣,不少建議就在他和菜農、工人聊天的時候產生的。
在履行代表職責的過程中,對于群眾所反映的問題,倘若鎮、縣級層面無法解決,肖智雄便會主動想辦法向市有關部門反映情況。
早些年,因為一些原因導致祁東黃花菜“名聲”受到影響,菜農對于黃花菜是“又愛又恨”,說不盡的心酸。在與菜農的交流中,附帶著從小對黃花菜的特殊感情,肖智雄越來越覺得提高黃花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十分有必要。
肖智雄十分清楚,要想讓祁東的黃花菜產業打出名頭,必須要從文化下手。在他的主導下,公司投入500多萬元,建成全國首家黃花菜博物館。博物館展出面積1000平方米,由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題寫館名,當中不僅介紹了黃花菜的價值,還特意介紹了祁東黃花菜的歷史淵源與產業發展歷程。
除此之外,肖智雄更為鄉親們著想。他研制出一種名為“新發中秋花”的黃花菜新品種,它的采摘期較往常延遲60天左右,這樣就避過了每年的高溫酷暑期;他帶優先的科研團隊還成功研制出了一套集黃花菜殺青、脫水、烘烤、包裝于一體的全自動化設備,并獲得了國家實用性發明專利。在銷售方面,肖智雄也敏銳抓住了電商發展的機遇,新發食品有限公司不僅有自己的網站,更在多個網絡銷售平臺有自己的店面。
企業引智創新促扶貧
“我們必須珍惜、抓住、用好難得的歷史機遇,堅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黃花菜產業,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黃花菜產業,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黃花菜產業,用現代經營方式推進黃花菜產業,用現代發展理念引優先黃花菜產業,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黃花菜產業,著力突破瓶頸制約,探索出一條適合經濟發展的黃花菜產業發展道路?!闭劦焦鞠乱徊降陌l展,肖智雄信心滿滿。
近年來,肖智雄的公司堅持“以科技引優先企業,以企業帶動基地,以基地推動產業”的發展戰略,努力營造“市場造龍頭,龍頭連基地,基地帶農戶”的新型生產經營體制,為了幫助農民盡快增收致富,也為了企業與農戶利益對接,及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,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。
公司與省農科院、縣農業局建立了產品研究開發合作關系,依靠科技人才進行產品研發創新,為此,公司根據產業升級需要成立了科技研究開發中心,經常進村入戶,手把手傳授種養殖技術和疾病診斷方法,及時幫助解決各種植基地和農戶的技術難題。此外,公司根據各個村的實際情況,對掌握一定科技知識和種植技術的農戶,開展訂單種植,將種植戶變成種植產業的工人和創業者,僅此一項,每年可帶動500戶,近1000貧困農民,增加收入300多萬元,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扶貧開發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。
除此之外,公司還根據企業全產業鏈特點,依托自己的蔬菜加工基地帶動當地以黃花菜為主的蔬菜種植和銷售,以合同聯合、合作聯結等多種形式推行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+互聯網”等多種經營模式,吸收當地農戶直接參與到黃花菜的種植和管理,為當地農戶提供產品信息、種苗、技術和農產品收購、農業生產經營服務,現已發展種植基地7.15萬畝,間接解決勞動力就業十萬余人。近幾年,通過土地流轉、吸納就業、科學種植加工加示范性引優先,成功探索出適合當地實際的精準扶貧模式,為實現我縣精準扶貧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,極大地提振了貧困戶產業脫貧的信心。
“我父親經常教導我,做人不能忘本,作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企業家,我認為,承擔社會責任是義不容辭的?!毙ぶ切鄹锌卣f。公司創立12年來,為了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失學,一共捐資近500萬元,資助了100多名因貧困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,幫助40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,并在湖南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設立獎學金,重點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子女?!白鋈俗鍪?,社會責任永遠高于一切”。在祁東黃花菜中成長起來的肖智雄,的的確確用自己的行動,反哺著他深愛的土地。